你的位置: 首页 > 长者先锋 > 先锋典型
富民强村当先锋 创先争优促发展 ——昌乐县退休干部、乔官镇下坡村党支部书记田敬利

2020-06-12 09:12:15 潍坊老干部工作网


田敬利,男,1953年4月生,山东昌乐人,中共党员,1975年参加工作,昌乐县乔官镇水利站原工作人员,现任乔官镇下坡村党支部书记。担任党支部书记后,他突出抓党组织建设,发展村集体经济,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.4万元,村级集体收入20多万元,下坡村由一个问题村、落后村“蝶变”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、幸福村,他本人被评为“市‘五好’离退休干部党员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抓住“牛鼻子”:抓班子带队伍,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。

“村里路坏了,村‘两委’无动于衷;村务混乱没人管,矛盾纠纷每年层出不穷……”村民们对以前村“两委”的软弱涣散深有体会。从乔官镇水利站退休后,田敬利回下坡村任党支部书记,他意识到,要重拾村民的信任,必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改变党员干部的形象。他讲真碰硬,狠抓党组织建设,要求全村21名党员,向村民亮身份,亮承诺,接受村民监督,与此同时,针对以前“三务”信息不透明、班子威望不高等现象,建立完善村“三务”信息公开、定期组织谈话、公开承诺践诺等10多项制度,村党组织执行力、战斗力大幅提升。村内入村主路,近20年未维修,路面破烂不堪,以前村民多次向村里反映,村干部迟迟没有回应。田敬利带领支部班子积极了解村民诉求,制定道路改造方案,从动工到竣工仅用2个多月的时间,打通了村干部到村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打好“算盘子”:盘活集体资产,多渠道发展村级经济。

为增加集体收入,田敬利做起了盘活村里集体资产的文章。一是让荒滩荒沟变成“聚宝盆”。下坡村有200多亩的荒滩荒沟,不长庄稼只长草,常年就这样荒着。“我们几个村两委干部一合计,决定对外承包,栽植速生杨,不仅增加村集体收入,还能减少水土流失”,承包荒滩每年为下坡村增加10余万元的收入。二是让变压器变成“储钱罐”。下坡村原来有一台100千瓦的变压器,随着村里的企业越来越多,变压器不堪重负,跳闸停电频繁发生,田敬利想到了有偿服务的办法,村集体出资新上一台高功率变压器,对挂靠在上面的用电企业,每度电收取2毛钱的费用,既为企业降低了成本,又为村集体提供了每年3万多元的收入,实现了“双赢”。三是让纯净水变成“摇钱树”。下坡村地势低洼,水质不好。村集体投资10万元,安装了一套纯净水装置,给村民办了饮水卡,多余的纯净水对外出售,周围的陶家庄、盖家庄、韩家寨子等八九个村的村民都来购买,每年给村集体增加将2万多元的收入。村民喝到好水,集体得到收入,实现了“以水养水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鼓起“钱袋子”:创新发展思路,不断壮大富民产业。

思路决定出路。无工不富,无商不活,田敬利清醒认识到要发展经济,就得跳出“农”门,开辟新的发展空间。田敬利任职之初,塑料、板材产业刚刚兴起,前景很好。通过党员和村民代表会的集体研究,田敬利实施了“产业拉动、政策推动、干部带动”的“三动”战略,鼓励党员发挥带头作用,发展塑料、板材特色产业,对新上马的塑料加工户,实行“第一年厂区租赁费减半”的优惠土政策,促进企业发展。
为解决村里企业流动资金不足、遭遇发展瓶颈的问题,田敬利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给予贷款扶持,先后帮助10多家塑料、板材加工户解决贷款500多万元,打造出了一支强有力的“致富团队”、“带富团队”。目前,全村已经有塑料加工户20多家,板材加工户30多家,年销售收入在600万元以上。

“自从老田当上村支部书记,村里的道路宽了,路灯亮了,一家家企业也建起来了,下坡村这个土旮旯变成了富裕整洁的美丽乡村……”谈及村里的变化,群众都竖起了“大拇指”。作为一名离退休干部党员,田敬利不忘初心、永葆本色,放弃退休后的娴适生活,主动接过村里的“烫手山芋”,带领下坡村走上致富路,在村支部书记岗位上为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发挥余热。

 


上一篇 : 情系未来 壮心不已 ——记寿光市关工委主任王茂兴同志

下一篇 : 普法道路上的“不老松” ——记山东省倡义律师事务所原主任律师王文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