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11-23 16:46:38 zcs
在诸城市百尺河镇的白龙山下,百尺河旁的管家河套村里,有位退而不休的倔老头,他就是管炳圣。他退休后积极到社区、学校讲国学,他还是“诸城市百尺河初中日记节”创始人,倡导并连续参与筹办了十八届日记节,先后被授予首届全国书香之家、全国“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”、山东省百佳书香人家、潍坊市和谐家庭、潍坊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、诸城市和谐家庭标兵户等荣誉称号。
家有诗书破万卷
走进管炳圣家中,一股浓郁的书香之气扑面而来。书籍随处可见,每个居室都有书柜,收藏的部分刊物和重要书籍被完好的保存在自制的书库中。“我见不得书受伤。”老人如是说。
管炳圣是百尺河镇初级中学退休教师,他一直致力于日记写作的推广,撰写了《诗日记》、《日记情》和《银杏树下花儿日记选》等著作,在自家建成了银杏日记收藏馆,馆内收藏了老人的所有日记以及收藏的有关日记的著作和刊物,以供来访者免费借阅。在他的带领下,三个子女都养成了阅读和记日记的好习惯,每个人都有大量藏书,并把读书的习惯带到了各自的家庭,在这个具有浓郁读书氛围的家族里,可谓藏书与读书相结合,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家。
读书日记两相宜
管炳圣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,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一直不辍。伴随着海量的日记,收藏的各种书籍也越来越多。截至目前,他已经有近两万册书籍,主要涉及文学艺术、历史、学术以及报刊等方面,另外还有五十多年来写下的两百多本日记,同时他还自费创作编写了多种有关日记的期刊,作为国内外日记爱好者交流分享心得的平台,赢得大家的一致称赞。
谈起读书,管炳圣发出了这样的感慨:“我主张精读大于泛读,读透了一本书,读出它的精髓,读书的人会受益无穷。”他说,自己之所以关注和研究日记写作,就是得益于他当年精读的前苏联教育学家瓦·苏·霍姆林斯基撰写的《给教师的建议》,在这本书里他找到了日记的意义与发展道路,也萌发了文学创作的火花。
全家阅读 风气浓厚
管炳圣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,均已成家立业,受老人影响,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写日记、写读书笔记的习惯,分别获得了不少荣誉和奖励,他们还把读书、记日记的习惯带到了各自的家庭,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。管炳圣同样关注孙子管玉玺和外甥臧家枫的培养,不但督促他们上幼儿园起就开始写日记,还帮他们制定读书计划,使得他们在各自的学校成了小名人,孙子管玉玺是所在学校《小主人报》、《青少年日记》的小记者,外甥臧家枫也是学校《青少年日记》的小记者。工作有成、家庭和谐、孩子健康成长,都是管炳圣督促大家读书、学习、记日记的结果。
活到老读到老
熟悉管炳圣的村民都说:“管老师退休后比以前更忙了。”平日里管炳圣要做日记期刊的编写、批阅村里学生拿来的日记、有时还要为下一次日记推广活动做准备。周末和寒暑假时间,他会在家里办一个日记免费辅导班,辅导学生的写作,解答孩子们在读书上的困惑。忙碌的管炳圣当然不会忘记读书和写作,因为读书能够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,只要他一得空便会捧起书本翻阅。对于特别挑选出的书籍,有时候他会花费几周乃至几个月的时间来读。
如今已经76岁的管炳圣从未中断学习,每天拿出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和做日记工作研究,他谦虚地说:“我不但要从书里学习,还得要跟上时代,好好学习使用电脑、手机,更要号召大家继续学习进步,做对社会有益的人。”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,现在不但家庭成员人人爱读书爱学习,他还把自己家变成了阅览室、教室和娱乐中心,吸引带动更多的学生和村民参与进来,共同学习、不断进步。